今早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总体情况。广东省公安厅官员透露,目前,全省涉黄问题尤其是东莞涉黄问题得到较为彻底整治。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涉黄刑事案件4569起,刑拘10095人,逮捕6357人,同比分别上升194.4%、236.4%、262.6%;共侦破涉赌刑事案件6328起,刑拘20802人。
常识昭示人们,涉黄问题地下性产业只是表现形式,监管不力只是导因,存在交易双方供需市场、地方为GDP增长纵容默许才堪称本因。回到东莞说事。有报道称,30年来,此地一直是珠三角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该市经济曾多年保持18%的年均增长率,在2003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率超19.5%,位居广东省首位。但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该市制造业,其经济增长率跌至谷底。随着制造业衰落,性产业逐渐兴起做大。分析人士估计,此行业每年创收约500亿元。产业对地方GDP贡献如此可观,叫地方不态度暧昧暗渡陈仓也难。更何况,早就有专家研究过,中国地下性产业之所以形成庞大规模,绝非一厢情愿的强买强卖,而是“饱暖思淫欲”和就业难双双客观使然的两厢情愿。
更何况,扫黄性属堵而非疏。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重堵轻疏或光堵不疏,黄灾就会死灰复燃。仍举东莞说事。上世纪80年代,东莞地下色情业兴起,主要形式是夜总会,为一些在东莞投资的香港商人提供服务;90年代,台湾电子产业向东莞转移,大批台商奔赴东莞,东莞色情服务业进一步发展;1995年前后;东莞色情服务业逐渐出名,吸引香港和广东人士前往;1996年起,当地民间资本开始投资酒店业,东莞酒店业在随后七八年间迅速发展,色情业渐与之结合;1997年,金融危机,东莞大量工厂破产,部分失业女工因生活所迫从事性服务,壮大了东莞色情行业。“性都”渐成东莞标签;2004年起,东莞的周期性扫黄一直没停过;2009年,东莞掀起严厉的扫黄“风暴”;2014年,东莞再次拉网清查娱乐场所……
据媒体报道,即便在扫黄风声紧时,未被曝光过的娱乐场所及周边,多位人士称“还是能给你找到”,只是小姐要价上涨。一名自称“小马哥”的男子说,“今晚没有选秀了,但可以挑五六个好的给你选,到客房服务。价格要比以前高,而且房费你全包。”扫黄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尽管成因复杂,斩草未除根不能不说是根本原因。
我注意到,东莞扫黄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娱乐服务场所管理的意见》、《东莞市娱乐服务场所经营行为规范》等规制。虽是治本,但究竟性属“治”,未能突破“堵”的范畴。
早在去年空前“扫黄”战役后,有识之土和东莞就反思誓言经济转型。他们觉悟:对东莞而言,“黄流”泛滥,看似能吸引人到东莞消费,实质却害了这座城市。如不尽快摘掉头上那顶“黄帽子”,东莞的经济成就和文化底蕴将会被“性都”污名遮蔽。进而,一方面,不“扫黄”会让不少无“性趣”的投资者和外地游客对东莞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扫黄”又会把不少有“性趣”的投资者和外地游客吓出东莞。要给自己正名,当然须要拿出割肉断腕的决心整肃色情业;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才是彻底甩掉“性都”帽子的本策。由是,东莞是不是真已彻底摘掉“黄帽”,须要拿出产业转型升级的作为成就来佐证,而仅仅用扫黄刑拘人数来断言是难以服众的。文/陈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