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视野
文艺创作应敢于触碰“硬”话题
发布时间: 2017-04-07 11:37 稿源: 新华网   编辑:邱倩昱

  《人民的名义》受追捧的原因很多,除上面提及的尺度大等因素外,单从文艺创作角度看,也有诸多值得赞赏的地方。如该剧大规模起用老戏骨,这些演员大都经过漫长职业生涯锤炼,演技高超,较之当下的那些“小鲜肉”而言,更能让观众心服,产生较理想的观剧体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部真正有诉求的作品,与其说是因为剧中的政治要素让人感觉其与众不同,不如说是因为该剧在题材选择、表达效果等方面都锐意革新,做了影视作品本该做的事情,返璞归真,因此才让观众感到久违。

  《人民的名义》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以反腐为题材创作出一系列作品,这种敢于触碰“硬”题材、扎根现实的精神,恰恰是时下诸多作家缺少的。近年来,反映现实问题的纯文学作品并不多见,不少作家为追求经济回报、成为所谓热门IP,转而创作俗滥的网络文学。对此,有人认为反腐这样的“硬”题材太难把握,围绕着每一个腐败分子,有太多细节需要追究,而文学讲究的是想象和感性认知,过多追求细节反而会败坏文学之美。周梅森自己也承认:“公布出来的腐败案件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作家的想象,生活远远走到作家艺术想象的前面去了。”如何让文学作品具有现实关怀,的确是需要文学创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可“硬”题材不易处理不能成为作家回避时代重大话题的理由,正因为现实走在想象之前,它才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作家在主动接触、调查这些现实题材时,才能不断深化对社会、国家的认知,创作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面对反腐这一难啃的文学话题,周梅森愈挫愈勇,不少作家则选择退避三舍,这一对比本身就相当耐人寻味。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新华网   编辑:邱倩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