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说法
“好学校”何时不再是人生的命门
发布时间: 2017-06-28 10:21 稿源: 中国青年网   编辑:胡巧

  北京高考分数近日公布,北京二中熊轩昂同学以690分的成绩获得文科最高分。他称,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现在的高分生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6月26日《法制晚报》)

  现实正如熊轩昂所说,高考选拔之下,优等生源越来越多的产生于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出现于中产家庭。其实,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早就被证明的定律式存在。“寒门出贵子”从来就是一个稀缺现象,寒门里偶而飞出一两只金凤凰,用来励志还可以,但对于更多寒门子弟而言,在求学一途上难以寸进,或者说只能是“寸进”,难以跳跃式生长,这是一个大面积的现象级存在。当某地省实验中学半数以上高三学生收到不止一家全球排名前50国外高校录取函,从而不用参加高考时,棉纺厂中学几十辆送考大巴的壮行气势,其实是真实的一去不复返的决绝。

  当然,家长们尽量可以叮嘱孩子“别认命”,整个社会也可以一口咬定个人努力的意义不过时,但是在城乡升学图景巨大的比例反差面前,我们只能认识到,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村孩子可以有机会与同龄的城里孩子坐在一起喝咖啡。这就是定律的现实,比例的冰冷。

  只不过,这个现实,现在由北京城文科高考第一名嘴里说出来,顿时有了眼光柔和俯视众生的温暖。比起狡辩和较真,来自“赢者”一方的正面承认总会弥漫出谦抑的美好,这种眼界胸怀的博大,是不是与高分挂钩?优秀是不是也在气度上同样占据了制高点?这会不会让一众家长更坚定了对子女进行优质化培养的信念……这么多设问,总会把人引回到一个绕不开的常识:优秀有时候真是需要烧钱的,一个文化和教育设施完备的城市,是优秀不可或缺的依托,这是无论如何强调“资源平衡”,都难以短期找平的主客观差距。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胡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