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说法
人为制造“占线”,是无视民心的损招
发布时间: 2017-09-26 11:42 稿源: 央视网   编辑:万生婷

  据报道,9月15日,在陕西西安上班的宝鸡市民齐先生,收到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发来的办理公租房登记手续的通知,短信中公布了3部咨询电话。但当齐先生打去咨询,打了47次都是占线,无奈之下,他只好从西安赶到宝鸡,发现工作人员却将其中一部电话的听筒拿起放在一旁,人为制造了占线。对此,工作人员声称嗓子疼没法接电话,高新区城建局回应部分工作人员是从社区借调来的,将加强管理。

  这边厢,市民因准备相关材料而急得火烧眉毛;那边厢,一些工作人员却优哉游哉,将咨询电话听筒放在一旁,人为制造占线假象。很难想象,这一幕真切发生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职能部门改进效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特别是,相比于市民的“跑断腿”,那句“嗓子疼没法接电话”,更显出几分矫情,听来着实让人吃惊。

  需要明确指出,咨询电话变成“摆设”,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惰政行为,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即使有开脱理由,也不能模糊其行为性质。尤其是,对于公租房这样直接关乎民众生活痛感、社会公平公正的保障工程,出现“咨询电话人为制造占线”,更是不应该。

  理论上讲,不止保障房工程,面对任何一项基础性的服务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都应有未雨绸缪、“打提前量”的意识,在各个环节提早准备,查漏补缺,提升服务成色。而不是匆忙“上阵”,简单应付了事。具体到此事件,就算部分工作人员是从社区借调而来的“临时工”,也绝不该犯下“嗓子疼没法接电话”的错误。难道,当地连基本的岗前培训和服务注意事项都省去了?真要是“嗓子疼”,难道就没有轮值制度?依我看,问题不在“嗓子疼”,而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对困难民众的生活丧失了基本的痛感,没有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如前文所述,这几年,各地都在开设便民平台或便民惠民工程。在传统的电话、信函、短信渠道之外,还开设了诸如网站、官微、微信公号等平台,以提高办事效率,拉近职能部门和民众“心”的距离。然而,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却走向了一个极端——注重“面子”而忽视“里子”,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比如,公示的领导电话打不通、门户网站不更新、官微账号缺维护……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经费困难、人手紧张等,但根本上,症结还是缺乏脚踏实地办实事、扑下身子抓落实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便民服务平台建得好不好,关键看服务实效。”此外,他还特别指出,“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都要把为民服务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拿总书记的要求来对照实际工作,一些基层部门的管理者理应感到脸红羞愧。也正因为如此,此事件敲响的警钟,绝不只是如何把“面上”的工作做好,而是怎样通过常态化的制度约束和长效化的科学考核,将基层工作实打实抓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服务的细节中。(作者:李松林)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央视网   编辑:万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