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视野
打假需要更多的“警企合作”
发布时间: 2017-11-27 09:36 稿源: 光明网   编辑:孙海芳

  11月22日,连云港东海警方举行破获公安部督办微整形假药案新闻发布会,通报东海县警方在互联网企业大数据技术协助下,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特大假药案,涉案人员近150人,涉案假药已流向全国31个省市,假药品种多达28种,遍布全国,初步审查涉案金额上千万元。目前,35人相继落网,警方正全力追缴假药。

  公安部督办的这起特大微整形假药案,确实危害甚广。犯罪嫌疑人隐藏于100多个微商群,不到一年就发展了包括留学生、网红模特等数十名核心下线,各核心下线再网罗各自的诸多下线,把从韩国、日本等国走私的美容整形假药,销往全国31省市没有正规医疗资质的美容院、黑诊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不早点打掉这个分布广泛的售假团伙,势必会有更多爱美人士上当受骗,有可能导致美容变毁容、整形变毁形,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发生。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祁佐良曾表示,有近90%的整形失败案例系“三非”整形所致,即医疗机构使用非合格药品;不合格药品被转销至非法医疗机构;整形手术非专业医师操作。现实中,一些美容整形者使用的就是价格不菲的“进口药品”。

  不让美容整形变毁容,第一道关卡在于美容整形消费者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三非”。在接受美容整形前,要仔细确认相关机构及医师的资质,并注重查看所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否有国家批准文号等。医生的资质在国家相关网站上都是可以直接查询的,而且医疗的营业执照也必须在该机构公开张贴,所有的肉毒毒素和玻尿酸都有自己的防伪查询方式,消费者在治疗前要进行确认。“三证”齐全,是保障美容整形安全的基础,消费者切莫因为价格优惠或所谓的“口碑宣传”而盲目轻信某家整形手术机构。若是网购,即使是再小的美容整形用品,也要到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网站购买,微商越是吹嘘得天花乱坠,其“恐怖指数”或许越高。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光明网   编辑:孙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