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底,医疗机构的年度费用结算相继启动。然而,各地“医保控费”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卫计委对控费不力的省份进行了约谈,随后,一些地区的卫计委推出条件严苛的医疗控费紧急通知,如不能完成控费任务,医院会被降等级、取消年度考核资格、扣减医改补助资金等惩罚,院长和员工也会被扣年度绩效。一些医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变为了禁用耗材、暂停办理高值耗材入库手续、进而导致手术质量下降甚至暂停。 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服务与药品、耗材绑定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医保部门把控费压力转向医疗部门,并试图打破利益共同体,倒逼成本改革,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时候,这种压力被迅速转嫁给了患者。 当控费目标遭遇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利时,显然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更为重要。所以,如果控费目标不能完成,就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下来,而不是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去完成目标。 长远来看,医保机构,要把控费目标均衡的放在全年进行。医院也要在保证疗效与质量的情况下,把控费任务分配到全年,避免在年底以突击控费的形式,损害患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