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视野
人民论坛:“补短板”与“虑长远”
发布时间: 2018-01-10 10:22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袁萍萍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十九大报告中,“补短板”被着重强调,内蕴殷忧之意。那么,如何补短板?从实践看,树立长远思维很紧要。

  刚刚过去的一年,从“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到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从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到海水稻进行测产,从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到“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这些耀眼的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却绝非一时之功,显然离不开国家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的长期布局,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对基础科学的长期研究。没有长远思维、战略视野,我们很难办成一系列大事、解决一系列难事。

  在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教育、就业、收入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还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都堪称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短板;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都存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面对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既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把长远思维贯注到“补短板”工作中去。

  长远思维,首先就意味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站位。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被眼前利益所遮蔽,站得高才能望得远。2008年,贵州省提出高起点规划公路网,10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有人质疑,贵州是穷省,花这么多钱修路值不值?选择算长远账的贵州,如今已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样位于西部的青海省,放弃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选择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环境改善激活生态红利,让生态美成为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资本。实践表明,立足长远的投入,也许效应不会立竿见影,却能厚植发展的根基。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袁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