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专题内容  >  领航新征程  >  新时代 新征程
【领航新征程】重庆黔江:岩隔涝也长金子了
发布时间: 2018-01-15 18:01 稿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编辑:卢文茂

  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蚕桑基地。蚕桑产业不仅改善了当地石漠化面貌,还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特约摄影 杨敏

  中国兰州网1月15日消息 国务院扶贫办不久前宣布,2016年申请退出的28个贫困县顺利通过验收,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第一次实现我国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总结全国28个摘帽县的经验,对下一步脱贫攻坚尤其重要。

  深耕产业,厚植益贫性机制

  在产业延伸的每个环节上“吃干榨尽”,产业体系就会丰腴起来

  喀斯特地貌一览无余,岩石之间的贫瘠地过去种玉米,现在种桑树。来到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蚕桑基地,只见乡亲们正在给桑树去枝。“这桑树呀,浑身是宝。”黔江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甫说,去枝后桑树春天发芽更茂密,桑叶单产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剪下来的枝杈全部加工为锯末,用来做菌棒,养殖食用菌。

  种植大户粟海燕过去家里贫困,蚕桑产业的兴旺让她打消了打工的想法,一门心思种树养蚕。她领办的桑蚕合作社流转了山地260多亩,合作社每年收入80多万元。目前全区优质桑园有6万多亩,2017年收茧4.2万担。养蚕户3445户,蚕农收入7824万元,户均养蚕收入2.3万元,带动441户贫困户脱贫。

  起起落落的传统蚕桑业,为什么在黔江能够焕发生命力?为什么能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花旦”?区委书记余长明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深耕”产业。

  从产业外部性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发展趋势。东部地区“腾笼换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大趋势,蚕桑业需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需要劳动密集型生产,需要便利化国内国际贸易。在黔江发展蚕桑业,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应时之需。

  从产业内部性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体系。在蚕桑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培育经济增长点,认识、发现和挖掘产业增值收益,寻找和实现产业附加值。肥料组织化供给、桑苗公益化供给、蚕粪资源化利用、桑枝加工化转移、蚕茧科技化加工、蚕丝多样化加工、蚕蛹生物化利用,在产业延伸的每个环节上“吃干榨尽”,产业体系就会丰腴起来。

  探索构建市场益贫性机制,把贫困户和市场简单联结起来还不够,还要深耕产业的外部性和内部性,让贫困户长期、稳定地获得产业收益和增值收益,这才是厚植益贫性机制,才是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

  “岩隔涝(石漠化地区)也长金子了!”深耕产业的效果,在贫困群众看来,是如此直白,又是如此质朴。2017年,双龙村村民陈继良养蚕100张,产茧76担,实现收入15万元,亩平收入达到了3000元,是传统农作物种植收入的3倍。

  亲眼看到了蚕桑带来的好处,村民们纷纷栽桑养蚕。蚕桑业同其他产业要素一起共同作用,实现了黔江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贫困人口净减少。目前,黔江65个贫困村中涉及发展蚕桑产业的有20个乡镇52个村,覆盖129个组1629户,2017年全部脱贫,占全区9452户脱贫贫困户的12.7%。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编辑:卢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