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清晨六点多,睡意正酣的小明就被妈妈毫不留情地从被窝里“请”出来了:“快点!要上英语辅导班了!”
星期日,清晨六点多,和星期六一样,小明又被赶着起床,该上音乐辅导班了。这就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周末,在各种辅导班间奔波。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校外辅导班异常火爆: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名目繁多,层出不穷。来自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正是这个庞大的市场,绑架了无数个像小明一样的中小学生的周末和假期。
虽然“减负”喊了多年,但是功利化教育观依旧存在,校外辅导热依旧“绑架”着很多学生和家长。而跟风送孩子上校外辅导班,许多家长都是“身不由己”。重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眼下的各种校外辅导,俨然已逾越了合理重视的限度,其中有多少人是被迫裹挟着,属于非理性的过度比拼,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和深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推动课外辅导方兴未艾的,正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
目前,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突出问题。文件出台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仍需相关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面对升学的压力、严酷的竞争、焦虑的家长,人们不禁要问:校外辅导何时休?
改变课外辅导热,首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孩子上不上校外辅导,要因人而异,家长应该调整心态,转变思维。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因为我们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自主地学知识、能思维、会创新。而是环境所迫,为升学的需要、就业的需要,学习在此成为一种渠道或路径,难以成为孩子求知的乐趣,有时甚至成为一种负担。衡水中学因较高的高考升学率而名声大噪,但在高考结束的当天,孩子们撕书撕本子,校园里的书本像雪花一样飘了几个小时,这应该是种报复性的快意,而不是对学习有兴趣的行为表现。2004年,哈佛大学拒绝了164个SAT考满分的中国学生的申请。当被家长质问:“为什么不录取我的孩子?”哈佛怼到:“您的孩子除了满分,什么都没有。”只有分数,只会考试,培养出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改变课外辅导热,还应该是观念理念的改变。我们必须明白,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考试机器。有的大学生人格不健全,恋爱失败就自杀,轻视生命;有的大学生见了人不知道尊重别人,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这都是教育的败笔。试问这样的大学生培养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家长们觉得自己陪孩子苦变成“孩母苦”,而孩子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期待,来自家人亲情的人情债,学习的各种压力和竞争,事实是,孩子比家长更苦!
理想状态下的校外辅导,应当只是部分人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地应着眼于兴趣的专项培养,而不是盲目跟风,不顾及孩子个人意愿和兴趣的“狼爸”“虎妈”式追逐。
校外辅导可休矣,该还孩子们的童真和童趣了!(若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