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视野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如何让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文艺作品真正走出去
发布时间: 2018-04-10 20:37 稿源: 人民论坛网   编辑:卢文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让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文艺作品真正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关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解读。

  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文艺作品

  首先,那些片面反映中国人落后、愚昧和局部不公的作品,以及那些趣味低俗、立意不高、哗众取宠的作品都不是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文艺作品。

  那么,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呢?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就其内在品质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跨时代、跨地域、跨文化,对当今时代,对全人类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体现为蓬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最核心、最典型的时代精神的表征。

  第三,体现为普遍典型的人民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高于就在于体现人们生活现实的典型性、普遍性方面。不朽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反映人民群众典型的生活状态、普遍的情感诉求与内在精神追求而成为经典。

  其次,如何才能创作出这种文艺作品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在作协、文联两会的开幕式上已经给我们做出精辟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指导,简单来说,可表述为三句话。

  一是扎根人民,反映人民心声,来源于人民生活,体现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的现实人物真实心理,体现时代人物的典型。

  二是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

  三是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不拘一格。

  对此,我国文艺界、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笔者不再展开阐述。

  但是,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习近平文艺思想进一步扎根落地到具体的实践,从而真正创作出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时代文艺作品?

  我们认为应推出相关制度。如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体验生活制度。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生年仅有23岁、并未受过系统专业音乐教育的聂耳,能够写出《义勇军进行曲》《码头工人歌》等几十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作品,是与他扎根人民,走进劳动一线、战斗一线,融入人民群众的创作方法是有关系的,因为在与人民大众共劳动、同作息、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把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凝练成艺术的语言,表达出人民群众心里最深沉的情感与内心的愿望,因此,他的作品一经推出,便传唱开来。冼星海也是一样,在延安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等中国音乐的不朽经典,但他后来到了苏联后,虽然作曲技术更加娴熟、高超,却没有创作出像之前那样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目前,我们的艺术家多在体制内,如没有相关制度,让他们从日常工作的繁缛琐事中摆脱出来,仅靠走马观花的采风,想要创作出那种直入人心的经典力作是不容易的。

  另外,可推出中国文化形象文艺家代言人制度。艺术是人的内在精神的外部显现。人品决定艺品,人格决定艺格。只有高尚的人格的艺术家才可能创作出高尚的艺术作品。杜甫、贝多芬、席勒、米开朗基罗、伏尔泰、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世界文艺巨匠,莫不有着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与济世的情怀,否则,是不可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们团结成兄弟”这么感人的诗句,不可能创作出《命运交响曲》《战争与和平》《最后的晚餐》这样震撼人心的作品。所以,要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忘记讲好中国艺术家的故事,他们是人民的一份子,对他们人格建设,就是我们社会良心的建设,就是对中国当代文艺灵魂的建设。只有,这种人格高尚的艺术家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榜样,才可能逐渐走出现在“小鲜肉”当道、低俗文艺盛行、铜臭气弥漫的一时局部的不良社会文艺之风。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卢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