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高见
高校热点事件频发,诉诸理性应大于感性
发布时间: 2018-04-25 10:41 稿源: 中国网   编辑:慕雅楠

  前几日,北大某学生申请公开二十年前教授性侵女学生导致自杀受处分原委,该事件迅速引起关注。随后,一封来自北大学生的公开信广泛传播,信中提到了北大相关学院对这位学生提请信息公开一事的处置,这更是让舆论关注点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了当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无形“对立”。

  传统观念认为学校是为学生保驾护航的最佳场所,作为培养和关爱学生的地方,学校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高校更应如此。但近几个月来,关于高校“师生”的热点事件陆续发生,不管是“导师门”,还是“性侵女学生”,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发展而言都是“致命一击”。持续发生的高校热点事件,逐渐开始颠覆这种传统观念的美好期许,一旦事件发生,必将导致情绪观念的对立。

  矛盾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学生对于学校提请的某些诉求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必须承认,提请诉求的本身也意味着情绪化的对立。然而,作为校方,如何更好地回应诉求,诉诸理性及感性,这也是当下高校学生工作中面临的时代问题。春风能否化雨、教学能否相长,撇去“一刀切式”的传统观念及印象,消除对立、化解情绪的最佳良方在于理解,唯有理解才是对“年轻的声音”最好的倾听。

  随着2017年“90后”最后一批高考结束,高校里多是“90后”群体,作为“独子”“家之骄子”,也作为“互联网的土著民”,他们的个性和特征则更加现代,也更富正义感,也更具独立。他们既有着对于新鲜事物、新潮思想较高的接受能力,也对社会责任、民族国家有着深入思考,信息的空前传播,让他们的特征也空前鲜明。这是时代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崭新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里强调的是个性化、针对性、时代性。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理念不妨也可以用于对“年轻的声音”的倾听,既然学生群体特征随“时”而变,那理应得以在回应方法上有“进”,既然学生群体诉求因“事”不一,那理应在回应中有“化”。

  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也一直由过去的“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从根源上说,学校、学生本身不是对立的两方,该事件之所以引起热议,一是源于过去“漏洞”,二是源于高校回应处置的方式方法欠妥。双方在站位上本就缺乏相互理解,更无从谈及“倾听”。

  为此,理解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学校既要从观念上改变,由“一刀切”、“回避”向“包容”、“尊重”转变,也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角度、多一些尊重来倾听“年轻的声音”。当然,作为学生,既要诉诸理性大于感性,也要多一些时间给学校。在理解中倾听“年轻的声音”才是推进文明与进步最好的磨合。(作者:含辰)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中国网   编辑:慕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