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说法
依法纠正产权错案彰显法治中国新高度
发布时间: 2018-06-04 09:24 稿源: 法制日报   编辑:马歆媛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物美集团张文中案改判,依法判决张文中、张伟春、物美集团无罪。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纠正本案,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产权保护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国家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精神。对依法保护产权,依法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意见指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并提出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共同参与、标本兼治的五项原则。意见特别提出要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要求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物美集团张文中案得以改判,这是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司法机关以司法判决树立社会信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明证。

  平等保护是产权保护意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平等保护要求,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物美集团张文中一案的改判充分体现了平等保护的原则。原判中对物美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在申报主体资格的认定上有错误,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依法纠正了原判在认定事实方面的错误,依法保护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此案改判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方向性作用。涉产权案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罪与非罪的认定。不可否认,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复杂而激烈的竞争中,会出现戴红帽子、钻空子等违法违规行为,如何认定这些行为的性质,是一般的违规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成为悬在一些企业家头上的利剑,也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与担当。

  此案的改判,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犯罪的认定标准,严格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家在生产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没有把一般性违规、违法作为犯罪来处理,体现了中央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在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帮助的基本态度。

  有恒产者有恒心。毫无疑问,此案的改判不仅仅具有个案的意义,在司法理念与司法实践中更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价值,彰显了法治中国的新高度。相信以此案纠错为节点,我国依法保护产权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产权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涉产权司法程序将进一步规范,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将更加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法治的春天。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法制日报   编辑:马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