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高见
全民健身热是最实在的“奥运遗产”
发布时间: 2018-08-09 10:13 稿源: 新华网   编辑:周宏

  弹指一挥,光阴十年。2008年8月8日晚,鸟巢上空,“体操王子”李宁以飞人之姿点燃了北京奥运会主火炬。这场火点燃的,不只是北京奥运会的闪耀皓光,更是国人的信心,还有全民健身的热潮。时间会为生活这场考试“阅卷”:某种程度上,从2008年到2018年,奥运改变了中国。

  最直观的改变,或许就是中国体育的“进阶”。北京奥运会回答了百年之前震人心肺的“奥运三问”,也被视作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跃进的起点:荣获51块金牌和100块奖牌,首次登顶奥运会金牌榜,都标注着进阶之路上的里程碑式突破。自此以后,中国竞技体育“多点开花”,屡获佳绩、屡攀高峰,运动员的强劲实力与个体魅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

  更深层次的改变,则是内里之变。这场奥运会,既将历经改革洗礼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推到新巅峰,让一个更加自信开放的北京展现在世界面前,让中国迎来了“重新被世界认识”的契机,也让经过“长途拉练”后的国人心态得到舒展,很多人的眼界因此被打开,心态因此更从容,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因此愈发明确。

  如果说,竞技体育发展到新阶段、国人精神气质提升到新层次是渐变之果,北京奥运会在最恰当时刻将其引爆,那它带给全民健身的影响则堪称裂变式的。本质上,促动全民健身,也是北京奥运会的“辐射力”在民生维度的投射,是这场全球性体育盛会伴生的民生红利彰显。

  套用现在自媒体写作中流行的“我有个朋友”语法,我有个领导是马拉松发烧友,跑过的马拉松比赛有几十场,在某次饭局上,他提到他热爱长跑的最初动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坐在家里看比赛,看到女子马拉松项目时,就像猛地被电流击过,他被这项运动寓于低门槛中的包容性——不分年龄与性别只看生命活力的一面所吸引。

  这是一群人的缩影。北京奥运会之后,运动真正意义上成为国人的“家常便饭”,遍布全国的马拉松运动,就是国人健身热情的写照。

  而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基地”的北京奥森公园,则已成为跑者们经常去打卡的“长跑圣地”,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在健身步道上自在奔跑。就像有人所说:“奥森公园像一个催化剂,对全民健身起到了引领作用。在这里,你一定会被大家激励和感动,在不经意的参与中改变生活的轨迹和方式,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不只是奥森公园,当年奥运会成了许多城市健身设施兴建和普及的标志性时点,到头来,它留下的很多运动场馆凭着低成本或免费开放,已成为人们的健身场所,这对冲了掣肘全民健身的设施资源匮乏难题。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北京又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城市。从2008到2022,从夏奥到冬奥,北京的奥运故事在续谱。但一以贯之的,是它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

  十年风雨,不消初阳。北京奥运十年,凝合在全民健身之上的热度之变与趋向的不变,是社会秩序与活力的映射,也是让人乐见的所在。(作者:仲鸣)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新华网   编辑: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