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网民占比持续增高,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智能家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在绿色环保出行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各种新型媒介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丰富多变的功能让人们爱不释手,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渐丰富,移动支付的普及,更加剧了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性。“以前不离不弃的叫夫妻,现在不离不弃的是手机,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众所周知,近些年因手机导致的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而网络暴力也已成为社会无法轻视的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人类在新媒体的诱惑面前变得缺乏抵抗力,价值理性不断被工具理性所战胜。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部落化时代、脱部落化时代以及重新部落化时代。按其说法,新媒体环境应属于重新部落化时代,表面感觉平衡状态,但同时受众的异化程度毫无疑问更加深入了。人们常说“流言止于智者”,但其实我们更多时候都是在流言中以讹传讹。
新媒体自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人类对它的使用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不得不承认,在新媒体隐化且不易被发觉的,日积月累,无孔不入的影响下,我们已经成功地被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物质所控制。正如微博微信上裂变式传播,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幻觉,放大了人的虚假性需求,而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近两年,随着《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陆续火爆荧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社会群体的反思与回归。当然,彻底摆脱媒介的依赖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度地从中抽离,提高对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能力,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现实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上,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让生活健康而富有意义。(鸡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