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见证七十载·草原新发展】马鞍山村的“绿色名片”

www.lanzhou.cn2019-10-19 12:16

  中国兰州网10月19日消息 马鞍山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因一个形似马鞍子形状的山峰而得名,距离锦山城区10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0亩,有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营,总户籍人口425户1113人,常住人口242户562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75人,占总人口的33.7%,满族人口90人,占总人口的8.1%。

  马鞍山村。中国青年网记者乔佳新摄

  “马鞍山村是一个生态文明村,有一张‘绿色名片’。”驻村干部刘叶阳介绍道。

  自马鞍山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这里的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鞍山村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确了山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两大支柱产业。村“两委”组织成立了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370名。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村“两委”牵头成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以始终高于市场价0.5元左右的保护价格收购本地的山葡萄,如今全村山葡萄种植户240户,山葡萄种植面积达3500亩。“我们这山葡萄根本就不愁卖,现在山葡萄的亩均收入3000元左右,比以前种玉米高了不少。”刘叶阳介绍道。

  马鞍山村酒厂用山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中国青年网记者乔佳新摄

  马鞍山村的第二个主导产业是乡村旅游业,马鞍山村依托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素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带动,成功发展了“山葡萄+农家乐”模式的乡村旅游业。目前,村里“农家乐”共12家,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每户年均收入11万元左右。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刘叶阳说道,“以前,我们马鞍山村是一个重点的贫困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如今,马鞍山村的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几年前就成功入选了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名录。

  马鞍山村一村民家。中国青年网记者乔佳新摄

  马鞍山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注重环境整治。该村作为“厕所革命”试点村,积极开展“厕所革命”,还实施了“户承包、村集中、旗统一无害化处理”的模式。卫生厕所分两大类,一类是室内的微生物降解,另一类是室外的水旱两用。“厕所革命”是马鞍山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个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一直在有序推进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鞍山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2%,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了全旗乃至全市的前列。近年来,马鞍山村以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契机,不断夯实基础,改善村貌、调整产业、促民增收,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路子。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20元,马鞍山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路子,成功打造了一张属于自己的“绿色名片”。

  “山变得更加绿了,村容村貌整洁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刘叶阳乐呵呵地讲道。(记者 乔佳新)

稿源:中国青年网编辑:中国兰州网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