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在疫情全球化面前,各国均面临着经济形势下行的风险,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总基调正是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中把握好“稳”之一字,守好我国民生核心,精神核心,经济核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社会正常秩序。我国在疫情大环境下,复工复产的推进领先全球。复工即稳就业,复产即稳经济,是扩大内需的第一步,良好的复工复产氛围必将推动经济形势稳步致远。各省市在破解企业难点和优化产业布局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个高效政府的良性循环。
刺激内需消费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直白讲就是鼓励国民多消费,多买东西,大到买车,小到家电、吃穿用度,文娱、旅游等等都属于内需范畴。但从近十年的数据统计表现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增速都非常快,但是整体增长率表现却不是很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到了18.70%,每年都有所减少,到了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已经下降到8.05%。
(图片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疲软”“消费降级”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词语,几乎可以从每篇财经报道中都能体会到各方人士对消费终端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笔者认为,近十年增长率的不断下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房价。过去十年,的确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稳扎稳打的十年,但也是我国房价飞速攀升的十年。几乎全国范围内房价都呈翻倍涨幅状态。当房价涨幅超过国民收入涨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人,房子又是刚需,我们会倾尽大部分积蓄购房,面临房贷压力,相对的生活消费支出就会缩减。简单举个例子,拿我个人来说,已经不会选择1000元以上的球鞋了,四五百的帆布鞋倒是颇合心意;二三十的精制水果也换成了十块以内的常见水果,满足日常需求即可,质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社会消费数量也许没变,但需求的降低却导致了社会消费品增长率的下降。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疫情面前,出口显然已经受到了很大影响,此时我国必定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投资和消费上面。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城市都制定了扩大内需的消费计划,发放消费券,确立“2.5天休息制”打造精品文旅内容等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众的支持。当然,“消费券基本靠抢”“2.5天只休息不消费”等问题的出现,也需要各级政府巧妙及时地调整相应政策,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并且让民众从消费定式思维、消费枷锁、房价桎梏中脱离出来,推进供给侧改革,控制房价上涨,遵循市场原则,才能真正推动消费“回血”,促进消费长远健康发展。(毒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