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说法
法制网评:新中国第一部法典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 2020-06-01 10:11 稿源: 法制网   编辑:张殷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问世,我国的民法制度迎来了民法典时代。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颁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国情和实际编纂的法律,究竟有哪些中国特色?

  首先,新中国第一部法典的桂冠给了民法意味着民法之重要。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靠武力,第二次靠宗教,第三次靠法律,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不过,要知道,罗马法的核心是罗马私法,征服世界的是罗马私法,即民法。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国法大全》也叫《民法大全》。美国学者莫里斯也曾言,罗马民法就是罗马最高文化的代表。

  而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1950年5月1日实施的婚姻法,民法典又以新中国第一部法典的身份降生,足见民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民法以平等、自由、公平、诚信为基本价值追求,通过主体制度、权利制度、行为制度和责任制度,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确立基本准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其次,民法完成法典化意味着我国民事立法进入了新阶段。

  制定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已故著名民法学家谢怀栻曾言,“民法典较之刑法、诉讼法等,更足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度,而且只有一个全中华民族的民法典才能表明中华民族已攀上了历史的高峰。”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法体系化整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宏观看,民法典继往开来,既继承了世界源远流长的民法传统、博大精深的民法理论,又吸收了中国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实践积淀和学术养分,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留有余地;既回应中国的问题,也为世界民法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观看,民事主体分类更加科学、民事权利种类更加丰富、民事合同规则更加完善、民事责任界定更加精准。微观看,“用习惯”替代“政策”体现了法源的重大进步;规定“绿色”原则和个人信息保护等体现了时代特征;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及土地经营权等彰显了中国特色;降低业主大会表决门槛,规定居住权、夫妻“共债共签”、禁止性骚扰,合理界分“高空抛物坠物责任”等,回应了人民之需;对数据、虚拟财产、宅基地使用权等只作原则规定,为未来改革预留空间和制度衔接接口。

  民法典是对我国民事立法体系化、科学化的整合,在民事立法的法律化、明确化和统一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当然,民事生活丰富多彩,即使洋洋洒洒千余条,也无法一劳永逸地满足规范、调整民事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大量民事单行法和司法解释的废止,针对民法典时代的民事配套立法需求评估和相应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跟进是必要的。在后民法典时代,民事立法的推进节奏不应放缓、民事立法的任务依然繁重。

  第三,民法法典化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踏上了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项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法治是良法之治。民法典的出台,使得我国民事立法在科学性、明确性、统一性、公平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快速提高了我国民事立法质量,为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也为我国其他领域法律体系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比如,科学立法需要民主立法予以保障。此次民法典编纂,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足以表明立法参与程度之高。另外,此次民法典编纂,还有一个突出亮点,那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对重大争议问题,适时公开讨论、进行问卷调查。在全国人大审议当天即通过互联网全文公开起草说明和草案,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对于进一步听取民众意见、凝聚共识乃至普及民法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未来其他领域法律的完善过程中,应充分吸收借鉴。

  第四,第一部法典意味着法律体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说明我国法律体系化工作刚开了个头,未来的路还很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在不同领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法律供给不足、法律规定不够明确、法律法规之间不太统一等问题。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快法律体系化建设,刻不容缓。

  民法典是中国的,她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世界的,她将为传承、丰富世界民法文化贡献中国的力量。(作者:法制网特约评论员刘锐)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稿源:法制网   编辑:张殷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