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甘味”驱走“苦瘠”:甘肃产业扶贫“四变”
发布时间: 2020-09-25 08:51 稿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卢文茂

  中国兰州网9月25日消息 “苦甲天下”曾是甘肃最真实的写照。如今,“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农资入甘热潮涌动,挂着“甘味”品牌的农产品“抱团”闯市场……寒旱、贫乏的土地重绽新颜。

  “老三宝”变“新三宝”

  甘肃的干部群众常说一句玩笑话:甘肃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三宝”实为一物,玩笑中透着一股辛酸和产业难发展的无奈。

  “种洋芋不成,养牛怎么样?”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峡口镇开始引导村民发展牛羊养殖,党家墩村村民邵存娥禁不住问起身患残疾的丈夫柏东河。

  几年前,柏东河因意外事故丧失部分劳动力,家里双亲年迈,家庭的重担落在邵存娥一人身上。过去赖以生存的“三宝”也成了“鸡肋”,在干旱的黄土地里忙碌一整年,10亩地的洋芋也仅够满足温饱。

  “人不能让生活困死。”邵存娥说,她决定养牛。2016年,种了二十几年洋芋的邵存娥在精准扶贫贷款的支持下,养了5头西门塔尔母牛。如今,邵存娥养牛规模从5头扩大到21头。养殖规模扩大还改变了家庭传统的种植结构,她不仅将5亩马铃薯改种青贮玉米,今年还流转了7亩地。

  现在邵存娥家有了新“三宝”:洋芋、牛、青贮玉米。靠养牛,邵存娥家在2018年底脱贫。最近,她正在了解小额贷款,想着年底再建一间牛棚。

  不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而是一方人要用好一方水土。

  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像邵存娥一样,开始换个思路谋发展。日积月累,贫瘠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成了苹果最佳种植区;贫中之贫的“三区三州”地区形成了牛羊养殖产业带;即便传统的马铃薯产业也走上了标准化、集约化的路子,培育的良种远销海外……

  如今,“老三宝”变成了以果蔬、牛羊、中药材为主的“新三宝”。在甘肃,贫困家庭大都有了2项或2项以上增收渠道。

  截至2019年底,甘肃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552万人减少至1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仅2018年至2019年底期间,甘肃依靠发展产业和劳务输出脱贫的人口达131.45万人,占脱贫人口的76.8%。

  “进城谋生”变“下乡务工”

  农村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贫困村民脱贫增收,还吸引城镇居民到村里务工。

  在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居民侯思思最近一直忙着在药田里除草,一天有110元的收入,雇她的是理川镇汪布村的村民孙玉选。

  “每天早晨6点,有务工需求的居民便聚集在哈达铺桥头,招工的村民开车来接。”侯思思说,每天还包早、中两餐,下午忙完有专车送到家门口。

  近年来,中药材种植规模在当地不断扩大。陇南市宕昌县理川、哈达铺等乡镇交界的拉路梁一带,已形成11.3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产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大量用工需求。孙玉选说,中药材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大量人工,特别是近几年雨水充沛,药田锄草比往年多了几轮。“每次锄草,家里的8亩药田需要2名务工人员忙碌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在种植中药材之前,孙玉选在县上的工地、餐馆打零工讨生活;如今城镇居民到农村务工,自己成了用工者,他直呼没想到。

  现在,理川、哈达铺等乡镇已自发形成了到农村务工的特色劳务市场,劳动力供不应求。有几次,孙玉选就扑了空。侯思思就是他在理川镇招工无果后,驱车跑到几十里外的哈达铺招到的。

  记者在甘肃多个县区采访发现,城镇甚至县城居民到农村务工已不是新鲜事。理川镇镇长李虽玉介绍,随着农村产业不断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通村硬化的水泥路将村里发展的产业与外地市场连接起来,村里兴起的合作社、企业等市场经营性主体逐渐壮大,城镇居民到农村务工或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农村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不少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大片撂荒地得以复耕。

  两年前,记者在甘肃省皋兰县三和村采访时,村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今年再次来到此地,原本撂荒的地里种满了马铃薯、“和尚头”小麦等作物,长势喜人。

  三和村党支部书记袁维舜介绍,村里有2400亩撂荒地,有不少撂荒十余年了,今年全部复耕。

  流转了1000亩地的焦兴全告诉记者,近几年,当地结合实际发展起了“和尚头”小麦等特色产业,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提升了他流转撂荒地发展种植业的底气。

  “通过土地流转,以往村民碎片化的土地被集中整合起来,便于机械化耕种,土地产出效率也提升了。”焦兴全说。

  “望天收”变“旱涝保收”

  位于大山深沟的张铁村是陇南市礼县深度贫困村,村里的土地以“卧牛田”“眉毛田”为主,地块小、分散、坡度大。并且张铁村三年两灾,滑坡、泥石流多发,“望天收”也成了村民过去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年8月以来,连续强降雨引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张铁村430亩中药材受灾,其中100亩绝收,群众面临返贫风险。

  与张铁村一样,生存条件差、产业基础弱、自然灾害多发是甘肃很多贫困村面临的突出问题。

  今年5月末,一场冰雹让天水市秦州区茹家湾村刘福生家的樱桃园几近绝收。“树皮都被砸开了花。”他说,没想到的是,一周后他就拿到了14200元的保险赔付。

  刘福生介绍,当地政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了农业保险,自己一分钱没花便得到赔付。

  农业保险极大缓解了灾害对产业的影响。“这几天,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村里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受灾群众很快便能拿到保险理赔款。”张铁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希珍介绍,村里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保险全覆盖,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等群体的保险覆盖力度也在加大。

  不止如此,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为贫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甘肃省榆中县李家庄村,种了二十多年菜的高秀花重新当起了“学徒”,她学习的不是种“稀罕”品种,而是“不用化肥和农药也能增产”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去年应用新技术后,高秀花家的2棚茄子和西红柿不仅节省了数千元农药、化肥成本,平均产量还提升了20%。今年,她又新增了3座大棚。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干旱少雨的甘肃便通过“地膜革命”“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曾经吃“救济粮”的定西市通渭县,一跃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如今,水肥一体化的节水技术让遍地不长草的茫茫戈壁滩,变成蔬菜、瓜果丰产的沃土。智能化温室大棚让贫瘠的陇原大地,也能结出火龙果、百香果、莲雾等热带水果。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正在孕育新机。

  “苦甲天下”变“甘味”绵长

  在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甘肃馆里,统一标识“甘味”品牌的苹果、马铃薯、牛羊肉、中药材等特色农副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这是甘肃正在举行的消费扶贫月活动。去年以来,甘肃统筹六大特色产业打造一个区域品牌——“甘味”,数千种特色农副产品“抱团”闯市场,提升区域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中国好食材股份有限公司看中“甘味”的市场潜力,今年与广州企业签订了10亿元的合作项目,助力“甘味”农产品与东部市场的产销对接。公司负责人徐嫣介绍,近年来,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主的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绿色有机成为“甘味”农产品的底色,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不止如此,一大批省内外资金足、技术强、管理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纷纷在甘肃投资。

  金秋时节,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春意盎然,新一茬彩椒已经开花,小乳瓜挂满了藤。这个占地20万平方米的单栋连体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作物所需的光、热、水、肥等,通过电脑实现自动控制。

  园区副总经理李自军介绍,企业去年投资甘肃以来,彩椒、串番茄等果蔬年产量达5600吨,销往国内沿海城市的高端市场。

  以往地广人稀的区位劣势,正成为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中了这一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在西北投资的9个现代化智能蛋鸡养殖区中,有8个落地甘肃,目前均已投产运营。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仅2019年甘肃培育引进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就有112个。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介绍,这批投资者不要求资金、税收等政策优惠,带着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组织形式,真金白银投资种植养殖业。

  在农资入甘带动下,甘肃还从生猪净调入省份转变为净调出省份。仅今年上半年,甘肃净调出生猪40万头,超过去年全年。

  “甘味”绵长,“苦瘠”褪色。如今的甘肃正焕发生机,绽放新颜。(记者 王朋)

稿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卢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