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专题内容  >  精致兰州
砥志砺行 谱写黄河之滨新乐章|从“8棵树”到1.6亿棵树 兰州两山书写绿色奇迹
发布时间: 2020-11-12 09:29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刘明德

  中国兰州网8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丁小岚 李楠 实习生 赵瑞春)金秋八月,身临九州台花海步道之中,心旷神怡。至牡丹园,视野穿过婆娑杨柳,遥望黄河之南,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大兰山、皋兰山,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绿树为底,缀以鲜花,宛如给兰州披上了一层彩衣霓裳。

  “两对青山相呼应,层林深处众鸟鸣”,兰州两山能够重现此景,倾注了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从过去民间流传的“8棵树”,到如今62万亩、1.6亿株成活树木,兰州人民历经70余载,用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书写了敢叫荒山变青山的绿色奇迹。

  8月3日,兰州市各媒体记者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指挥部工作人员一起,登九州台,至“省门第一道”,全视角报道兰州市两山“绿色奇迹”,描绘兰州生态蝶变之路。

  绿色奇迹:誓把荒山变青山筑牢绿色屏障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南北两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石山土盖头,就像和尚头”,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南北两山在外地人眼中的样子。老兰州人常说,“在兰州,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民间流传的“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的说法,藏着兰州人的苦涩和无奈。

  “‘背冰上山’这个词汇,对每一个兰州人来说都不陌生。兰州绿化最艰难的时候,当时只有徐家山有400多亩林地,南北两山其他区域都是荒山一片。为了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上世纪50年代,兰州市每年都组织机关干部背冰上山植树造林。那个时候,让两山变得郁郁葱葱,真的是每一个兰州人最大的梦想。1983年省委发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300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谈起两山绿化故事,在林业系统一干就是27年的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任智斌如数家珍,“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完成了总投资达6.6亿元、建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3年后又相继完成了13万亩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使两山林地总面积达到了62万亩。”

  兰州人民改善生态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绩,也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关注森林组织奖”“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多个殊荣,便是对兰州市委市政府、对兰州人民最好的褒奖。

  破茧成蝶:共享绿色红利描绘黄河文章

  谈起九州台,在老兰州人的印象里,那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经过兰州市委、市政府数年的改造,“九州台”好似做了一次“易容术”。现如今,沿罗九公路环绕而上,昔日的羊肠小道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两侧的红色自行车道也深得骑行者的青睐。沿着木栈道在绿树花丛中行走,不时地经过几座亭台,小憩后,再健步向上攀爬,进入牡丹园,清风徐来,视野一片开阔,滔滔黄河水奔流东去,兰州全貌映入眼帘。

  2017年4月21日,兰州市委宣传部邀请中央驻甘新闻单位记者40多人,在九州台共同栽下第一片“记者林”。此后每年4月,相约到九州台上种树植绿,已经成为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和兰州市宣传部干部的共同心愿。4年来,累计植树近2000棵,“记者林”的规模逐渐增加。

  “记者林”只是南北两山众多绿化点中的一个缩影,九州台的蜕变只是兰州生态建设成就的一个窗口。诸如九州台这样的“城市后花园”,为兰州市民送上了绿色红利。“去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两山生态提档升级,加大景观提升改造力度,积极推动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绿化治理。”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指挥严振德告诉记者,“紧扣‘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突出南北两山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推动职能定位从绿化管护向生态服务转变,管理管护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景区建设从各自为政向整体打造转变,发展目标从以“绿”为主向多彩两山转变。打造文化两山、宜游两山、智慧两山、生态两山、精致两山,努力实现两山生态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美丽‘蝶变’。”

  兰州市南北两山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是闹市区的10倍以上,为了充分发挥两山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让市民共享两山绿化成果,兰州市注重依山就势造风景,添绿建景增特色。在大兰山景区,实施“兰山栈道绿化项目”及“华夏长廊三期项目”,建成2084米观景栈道,建成小游园2处,实施“兰山花海”项目3000亩,绿化治理面积10000平方米。金城公园景区,组织实施马耳山-石头坪防火通道建设、兰玻厂林区健身步道建设项目、柴家台堡子台健身步道等3个小游园建设项目,修建步道4000多米,绿化治理面积40687平方米。大青山景区,启动实施大青山远景山区域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山体绿化154.7亩,平地绿化提升22亩。

  生态逐年变好,筑牢绿色屏障的同时,市民也逐渐享受到绿色带来的红利。2019年,九州台迎来游客达800万。

  绿色名片:扮美“绿色长廊”打造精致兰州

  南北两山林地从小到大、积少成多,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管理管护体系。为了扮靓对外窗口,兰州市着力实施“省门第一道”皋兰段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及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段道路沿线绿化美化项目,优先提升核心段面山改造,打造生态景观“绿长廊”。

  来到“省门第一道”皋兰段项目现场,在2700多平方米、呈75度角的削坡面上,2000余个洞穴内均匀的种植了红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格外显眼。皋兰县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魏兴琳自豪地说,“‘省门第一道’是外地人认识兰州、感知兰州的第一道关口,做好绿化尤为重要。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对‘省门第一道’皋兰段项目26个点位,6万多平方米的破碎山体、山丘,4个山包进行了绿化美化。因为条件限制,100亩的工程主要依靠人工开展,1000个工人每天20人轮番上岗,借助钢架等工具,用50天时间,完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斜坡面的种植。全程手工作业,大家从不喊苦喊累,能把兰州门面做美,值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城市出入口绿化美化工作,兰州市南北两山采取山体绿化、治荒治斑、园林造景、景观提升等措施,实施城际铁路沿线新造上水林地2000亩,封山育林4300亩,绿化提升城市北出口骆驼岘沿线生态治理215亩、三台湾段254亩,实施北环路小达坪、南绕城西山岭绿化提升项目,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500亩,进一步改善城市出入口生态环境,展示兰州城市形象,扮靓“城市生态背景墙”,打造生态景观“绿长廊”。

  历经几代人的精细规划和不懈努力,如今的兰州两山终迎破茧成蝶,兰州市民共享绿色红利。“春有山花烂漫、夏有层峦叠嶂、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松柏常青”不再是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金城兰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生态建设,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任智斌感叹,“有了资金支持,有了先进技术,有了干事的人,只要我们把心用上,兰州的生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刘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