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小兰说  >  一鞠躬
【原创】“转危为机”:最好的舆情公关,是关注民生
发布时间: 2021-11-16 10:26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王萌

  2021年7月3日,兰州市公安局发布了一条微型客车限行措施通告,一时间,民声哗然,争议不断,市民们质疑限行规则不科学、限行时段不合理,尤其是外地车限行,认为限行之举将打造了十余年的“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生生演绎成了“步行在兰州”。

  由于限行政策事关每一位市民,出行受限必然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为此,此公告一经发布,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络大V们也及时发声,即使从不同层面解读了限行措施,但是大多也持反对态度,认为“兰州式限行”虽然畅通了道路,却“添堵”在民心。舆情发酵愈演愈烈,在经过互动共振后,群体极化,最终毫无悬念得落脚在政府的执政能力与公信力上,“黑兰州”的同时政府再次“被买单”。

  随后,兰州公安发布了此通告的解读,并以各种媒体形式告知市民,此次限行主要基于机动车保有量、景点商圈交通拥堵及即将召开的兰洽会等多方因素的考量,称兰洽会后将做适当调整。7月12日,兰州市公安局再次发布新公告,对限行车型、时间、区域、办法等重新界定,限行风波在点赞声中落下帷幕。

  从限行通告发布至后期调整,前后10天,从骂声四起,到全面点赞,舆情风波彻底“反转”,有许多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地方。诸如,执政部门诚恳接受民众批评,公开信息,积极开展危机公关活动,在发布通告后及时进行政策解读,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市民情绪催化,并主动联合多家媒体,调动各部门联动起来处理危机事件,各种形式的宣传解释等,直面危机本身,以此寻求化解危机的渠道。

  笔者认为,这次兰州市最值得肯定的是,放下了执政者的“面子”与“身段”,解决民生问题,一切为民。我相信,当时制定限行政策,也是基于机动车保有量等数据评估的基础上,本着缓解交通压力所做的为民之举,只是,好心办好事,需要好方法,事前必要的民调、评估、论证环节必不可少。

  在网络争议风波兴起之初,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期盼:希望负面的民情反馈能够推翻限行措施,但是期盼之余也有顾虑,政策怎能朝令夕改?令人欣慰的是,顾虑终将未能实现,7月12日发布的限行新令在微调的基础上,还原了以往的限行规则,也就是说,网络反馈的民声得到了关注,民众的心理期待得到了极大的安抚,群体认同感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以公安为代表的执政部门的刻板印象得以改变,此为全民点赞的核心因素吧。所以说,最好的舆情公关,就是放下身段,从民生入手。

  这次限行危机提醒我们,今后,在发布影响民生细节的通告之前,要做好预防性、前置性的预判;危机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至上,发布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正面疏解民众情绪,及时引导舆论;危机后,更要长时段关注民众的质疑心理与危机引起的存续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当限行风波尘埃落定后,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及时召开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公安局、文明办等多家单位就交通治理情况向新闻媒体做了介绍,提倡绿色通行,极大修复了限行危机引发的舆论场域,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公信力。中国兰州网主动设置议程,以新媒体短视频形式,拓展宣传广度,尤其就限行新政中提到的“外地车同城同策”作以宣传,借助舆情余波修复限行舆论中受损的城市形象。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治理舆情危机的根基与支点,是最好的舆情公关。(兰评)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