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兰州网9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柳杨春)海西州乌兰县立足绿色生态、气候独特、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以“绿色”和“特色”为主攻方向,着力调整农牧产业结构,构筑“2+1+1+N”(藜麦、枸杞+茶卡羊+柴达木双峰驼+多元产业)的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9月25日,由青海省乌兰县委宣传部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青海中心承办的“乡村振兴在乌兰”采访团队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特色生物产业园,一排排白色的厂房整齐排列,不同的车间内,藜麦、枸杞、驼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线正式在运行,穿着白大褂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在青海七色麦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包装藜麦月饼。“藜麦月饼是我们公司今年新研发的产品,目前已接到中秋节订单60多万单。”青海七色麦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长清说。乌兰县海拔高、日照充足,藜麦耐寒,非常适合藜麦生长,该公司自有200多亩藜麦种植基地,形成藜麦种植、育种、加工、产品延伸、研发、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预计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左右。


在天精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枸杞生产车间,红彤彤的枸杞鲜果经过自动清洗、压榨、灌装、包装等工序,变成袋装、瓶装不同规格的红枸杞原浆。“目前,我们有国内技术领先的5T/H枸杞原浆深加工生产线1条,还有枸杞干果烘干、色选加工生产线和枸杞干果分装生产线。已实现年加工鲜果1.2万吨,生产枸杞原浆1万吨,枸杞干果烘干、色选加工5000吨,实现年销售2亿元,提供300个劳动就业岗位。”公司总经理霍跃龙说。

走进青海尚品驼乳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着骆驼奶生产设备,自动化的机器经过多道工序,将液态奶送至包装车间。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一家依托专业科研研发做支撑的驼奶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郭强介绍,企业和当地7家驼奶合作社及36家骆驼养殖户签了订单,上门收购骆驼奶,每公斤40元,按每峰产奶母驼每天产奶3公斤计算,每峰产奶母驼每年能为牧户带来3万余元收入。

为有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乌兰县立足将“绿色”和“特色”作为主攻方向,不断调整农牧产业结构,提出“2+1+1+N”(藜麦、枸杞+茶卡羊+柴达木双峰驼+多元产业)的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体系发展思路,探索培育特色鲜明、提质增效明显的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