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原创
【原创】邯郸初中生被杀案引发深思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28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张殷绮

  近日,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案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据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微观肥乡”17日消息,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据央视新闻19日报道,被害人掩埋地坑深56厘米,目前未发现有成人参与作案,网传2米为不实信息;犯罪嫌疑人有预谋作案,为掩埋尸体分两次挖坑。

  网民讨论聚焦两个方面:一是此案中犯罪嫌疑人均为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许多网民对该案存在可能重罪轻判的担忧;二是案件细节中的“有预谋作案”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众多网民表示“有预谋作案”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希望案件严惩严办。

  近年来,涉及未成年人恶性事件已引发多次社会公众讨论,如2023年湖北荆州公安县“未满12周岁男孩杀害4岁半女童”,2019年辽宁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案”。2024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某厅长在接最高检厅长访谈录中披露,全国面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占比也有所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未成年人罪错分级干预措施不够完善;二是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措施还不到位;三是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在关注该案的基础上,全社会还应该重点聚焦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一是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维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和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行为;二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是非观念差,易受到来自网络不良信息、小利诱惑等负面影响从而产生犯罪行为,夯实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工程,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和教育培训,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筑牢心理防线;三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角度,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另该案涉案人员均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可能导致心理层面的扭曲更甚行为偏激走向极端,呼吁家庭、学校、社会从精神、物质层面关爱留守儿童。

  知名法学教授罗翔称,法律从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本身就是无可奈何的他律。法律从来都是社会规范人的最低底线,教育少年儿童对人对己对生命尊重是家庭的责任,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邯郸初中生被杀案引发社会的震动,不能仅停步在这一个案件,更应反思案件背后的根源,才能更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博博)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张殷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