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学位的男子徐某,以专业课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刷,原因疑似是其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有网民向学校反映,该名学生曾在学校宿舍录视频虐杀猫,还加入过一个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面对“是否考量了虐猫事件”的追问,南京大学工作人员回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网民对此展开讨论,该事件在网络掀起舆论风波。
虐猫学生考研最终被拒的结果满足了绝大部分网民的期待,但也有另一种“同情考生”“反对网暴”的言论出现,认为此次事件中极端动物保护人士的行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利用强大的舆论力量裹挟学校,对考生徐某进行了过重的批判和处罚。知名网络大V胡锡进评论称:“希望社会以治病救人的态度对待他,让他看到希望。”无论社会舆论场就此事如何交锋,事件背后更应该被看到的是亟待出台动物保护相关律法,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避免虐待动物事件再度重演。
虐待动物不仅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如今虐待动物行为时有发生,相关行为的性质与后果难以评估与处理,曝光后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动物权益保护的法律,我国也应尽快制定反虐待动物法,为该类行为的处理提供法律准绳,从法律角度对此类行为进行公平合法的惩处,消除舆论争议。
2010年,我国首部《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提交相关部门。此后,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陆续提交相关主题议案。但目前,我国反虐待动物立法仍存在居多难点,比如对于保护动物的范围如何界定划分,如何做到生命平等,虐待行为如何衡量,严重程度如何界定,如何有效监管以及怎样兼顾不同区域、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
在此种客观现实下,建议考虑扩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范围,对公众虐待动物、公众举报或被发现的私下虐待动物行为进行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遏制相关不良信息传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待社会效果呈现以后,辐射带动全国,推进国家反虐待动物法成功落地。
值得欣慰的是,这次事件让我们看到在反虐待动物领域我国国民意识的普遍提升,这是推动立法的基础,代表着尊重生命、反对虐待动物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期待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变成实实在在的法律,让法律更好的规范公众的道德。(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