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原创
关注民生 心系百姓|兰州市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显成效
发布时间: 2024-08-01 22:14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邹戟羽

中国兰州网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宋戈 唐姝婷)自2018年司法部部署“减证便民”行动以来,兰州市自加压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兰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第一时间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制定《兰州市创建“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之作为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回应人民群众呼声的最优举措,加快推进现有证明清理规范,切实解决“烦民”证明问题,提高了公共治理能力,对外展示了文明城市兰州形象。

  按《方案》兰州市坚持市县联动、全域推进,明确“四个统一”,即统一确定标准、统一部署实施、统一创建时点、统一督查评价,将清理事项范围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级。市、县两级均成立创建“无证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创建“无证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兰州市司法局立法二科科长王娜介绍,兰州市下发《兰州市司法局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梳理的通知》,全面梳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

  据了解,市创建“无证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县区证明材料汇总表模板》,清理过程中,严格审核设定依据,逐项研究替代方式,统一规范梳理口径,确保证明材料梳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坚持“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一律替代”原则,采取“四个一批”(取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数据共享一批、部门协查一批)方式,分类推进实施,最大限度减证明、减材料、减跑动。分两批次向社会公布了市县乡村四级证明材料免提交清单,确保证明材料梳理工作流程全规范、纵横全覆盖,实现了“清单之外无证明”。

  全市在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着力强化流程的再造和数据共享的革新,推动政府部门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

  “以前办理新公司或者是变更公司地址,需要提供房产证等许多证明,如产权证还没有下来,需要提供的材料就更多了。现在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把房屋使用证明改为告知承诺处书,填写申请只需要签一张承诺书,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方便快捷看得见。”云上乡村(甘肃)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汪海说。

  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科副科长张宁介绍,以承诺制实现快捷办理,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风险可控的办事项目涉及的证明材料,鼓励行政机关采用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办理。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办理经营主体注销登记时,直接调用所需部门推送的信息,无需再提供证明材料。“无证明城市”创建以来,兰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10类免于提交证明材料,全市11904家经营主体享受到”免证办“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优化证明材料替代方式,以大数据满足审批需求,以承诺制实现快捷办理,以协查制提升服务水平,全市将具备数据共享条件的证明事项纳入数据共享清单,依托兰州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兰州市大数据基座、兰州市电子证照系统功能以及兰州市数据直达系统,积极申请共享国家、省、市各级数据资源,推动国省政务数据向市级平台回流,为市级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及兰州市政务大厅行政审批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兰州市司法局立法二科副科长程秀鹏介绍,为了固化机制,建立部门协查机制。制定了《证明材料部门协查办法(试行)》和部门协查工作人员信息表,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协查路径。建立动态调整制度。制定了《证明材料免提交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对因设定依据取消或实现数据互通等应当取消证明材料的,及时调整公布证明材料免提交清单。建立追责问效机制。对《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公布后仍向申请人索要证明材料的,或应及时取消证明材料而未取消的,由职能部门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制定了《创建“无证明城市”工作投诉举报办法》,明确投诉举报的内容、流程和责任单位,畅通举报渠道,为巩固“无证明城市”创建成果提供了坚实制度机制保障。截止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共取消证明材料2795件,取消率100%,已形成了固定化的长效机制。自今年6月中旬免提交清单公布以来,截止7月中旬,为办事群众和企业减免提交证明材料5.7万余件次,目前,预计下半年可为办事群众和企业减免提交证明材料达到30万件次,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和基层减负的双赢。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邹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