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年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此次盛会采取“一总五分”的创新形式,不仅在兰州设主会场,还在庆阳、陇南、临夏等地分别设立了敦煌法学、简牍法学、红色法治文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五个分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法学会负责人、法学法律界专家学者共计400余人,共同探讨现代法治文明的发展大计。
甘肃,这片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的法学宝库,以其深厚的法学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本次论坛提供了独特的学术背景。从先秦时期的周法、秦法遗迹,到简牍中蕴藏的中华法文化智慧,再到敦煌莫高窟壁画、遗书中的法律文献,甘肃的每一处都散发着法学研究的无限魅力。特别是陕甘宁边区法律文化的影响,更是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
论坛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为主题,旨在交流法学研究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基因。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苏军在致辞中强调,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汇聚了多元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他呼吁与会者充分发掘这一深厚底蕴,总结和提炼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文化理论命题,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刘长根在致辞中表示,甘肃政法系统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入学习借鉴研讨成果和先进经验,抢抓历史机遇,深入发掘丝路法学、红色法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等特色资源,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可落地的研究成果,为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甘肃力量。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勾晓华在致辞中介绍,兰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法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法学功底、深厚人文素养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法律人才。尤其在敦煌法学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兰州大学法学院,甚至甘肃法学的一张名片。
本次论坛面向全国法学法律界征集到了512篇论文,经过严格评选,共有171篇论文脱颖而出并获奖。在开幕式上,甘肃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世峰介绍了论坛的筹备情况,并通报了征文评选结果。同时,还为敦煌法学分论坛的获奖代表颁发了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法学作为敦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揭示了古代中国法制的发展脉络,还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景象,对于理解中华法系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在当日同步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敦煌法学分论坛上,来自中省内外高校、法学会及司法实务界的8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敦煌法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