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副总裁女儿的网络“开盒”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不仅暴露了网络暴力行为的猖獗,更凸显出当前网络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开盒”,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是一种严重的网络暴力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更对被“开盒”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和现实困扰。在此次事件中,百度副总裁的女儿,一名年仅13岁的未成年人,竟然也参与其中,令人震惊。这不仅反映出个别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的缺失,更暴露出家庭教育和网络监管的漏洞。
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缺位。家庭中,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重视传统道德教育而忽略网络道德教育,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缺乏必要的道德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层面,虽然有关网络道德的呼吁不断,但实际行动和有效机制仍显不足,未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网络。
针对这一现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重建网络空间的道德秩序。家庭应承担起首要责任,父母要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和干预。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社会方面,要加大网络道德宣传的力度,同时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监督机制,对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惩戒。
此外,政府、企业和网络平台也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进程。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网络平台则应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引导用户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与秩序。
“开盒事件”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网络时代下个人隐私和社会道德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重建网络空间的道德秩序,才能营造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成为社会讲步和人类发展的有力工具。
作者:钉钉初,审:王萌,复审:张毅,审签:祁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