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兰州马拉松的余韵尚未消散,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已经站在了文旅发展的新起点。赛事期间涌动的活力、高涨的声量以及持续发酵的长尾效应,为兰州文旅转型提供了独特的契机与反思的窗口。当激情褪去,如何将这种运动狂欢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旅游动能,成为兰州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从短期的流量热度到长期情感共鸣的进一步连接。兰马带来的不只是短暂的狂欢,更有对城市形象的深层重塑。赛事中,"守护母亲河"的环保行动、"丝路记忆"的文化体验、"兰州味儿"的美食补给,这些精心设计的文化元素与赛事紧密结合,让参与者和观众在奔跑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赛后,应将这些文化体验固化为常态化的文旅产品,例如以兰州老街为依托开发"丝路主题的沉浸式文旅街区",让跑马体验延伸至日常旅游;策划"守护黄河"的公益项目,将赛事的环保理念转化为长期的社会行动,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文旅IP。
从"运动狂欢"到"生活美学"的全面渗透。体育赛事带来的不只是瞬间的热度,更是对生活美学的重塑。赛后,可打造"全民健身+文旅"新模式,比如沿黄河两岸的"慢行步道系统"串联起黄河母亲雕像、中山桥、水车园等景点,形成"体育+观光+餐饮"的复合消费场景;举办"马拉松文化节",融合音乐派对、主题市集、艺术展览等多元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出"黄河畔健康生活季"系列活动,将马拉松精神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深度绑定,吸引更多人来体验兰州的健康生活美学。
怎样"短期引爆"到"持续发展"的升级。兰马效应不应止步于旅游数据的短期跃升,而是要通过产业赋能实现文旅供给体系的全面升级。一方面,可以利用赛事积累的技术、数据与资源,推动智慧文旅平台的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游兰州"的便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赛事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群,与沿线城市联动打造"丝路国际马拉松黄金赛道",形成跨地域的旅游产品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赛事平台,培育"兰州制造"的赛事用品、文创装备等产业链,实现从由一场跑步到爱上一座城的长期效应。
体育赛事与城市文旅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城市精神的具象化表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兰州既要抓住兰马带来的"黄金窗口期",更要立足本土特色,将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深植于文旅产业,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当跑者的脚步渐行渐远,留下的是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与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这或许就是兰州文旅进阶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宁静致远,初审:魏小静,复审:王萌,审签:祁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