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视野
拒绝“托管”变“脱管”,政府须直面真问题
发布时间: 2018-01-23 15:22 稿源:   编辑:傅肖裕

  第二个条件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过渡到了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的社交圈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区别导致原有的社会信任方式发生变化。在孩子脱离学校和父母看护的两个小时里,家长必须寻找到一个固定的、确定的地点和人员看护孩子,因此基于陌生人社会而出现的托管必须是规范的、有资质的。遗憾的是,目前校外托管的症结恰恰就是缺乏规范,没有标准,最终导致了从“托管”到“脱管”的结果。

  很显然,第二个条件无法改变,因为我们不可能回到农村,回到“单位制”。所以,需要做的有两点,首先是公立学校的托管服务应该面对真问题,目标在于解决真问题。一刀切式的在校时间管理是典型的懒政,而每人每天2元的补贴政策也与社会发展水平完全脱节。实施校内托管服务不应该存有疑问,问题应该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而不是一味推卸责任;其次,必须建立起校外托管的规范和标准,相关的政策、立法需要尽快跟上。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江东提出了“三条红线”,正好可以回应上述两点。红线一,校内托管如果涉及老师工作量,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报酬统计;红线二,校内托管并非涉及所有学生,政府投入的公平性需要把控;红线三,如果有校外托管机构,如何建立门槛,如何体现公益性。

  最后提醒一点,不论是校内托管引入外部机构,还是校外托管,在立法过程中,因为教育、食品、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对自身责任的考虑,常常会发生拔高标准的现象。这就等于在无形之中大幅度提升开展托管服务的门槛,最终也会导致托管服务市场价格的高涨。到头来,学生家长的压力反倒更重,服务必须以实际需求为准,立法也必须遵循社会实情,这样改革才能成功。(作者:南都社论)

  (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稿源:   编辑:傅肖裕